“我的学校是以战斗英雄梁士英名字命名的。今天,我和同学们追寻‘红色足迹’,一起走进辽宁工业大学观看思政剧《砺器·筑丰碑》。舞台上,哥哥姐姐们把先辈的故事演绎得生动感人,我忽然懂了课本里‘红色精神’的真正含义。”锦州市古塔区士英小学学生王欣悦说。
“建立在辽沈战役配水池战斗遗址上”是辽宁工业大学永恒的红色根脉,77年前的10月12日是辽沈战役配水池战斗胜利的日子,77年后,原创思政剧《砺器·铸丰碑》近日面向2025级新生再度震撼上演。为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学校邀请部分中小学师生共同观看演出。连续4场演出,现场气氛庄重热烈,舞台上的故事徐徐铺展,每一个情节都牵动着在场师生的心弦,当看到解放军战士在攻打配水池时子弹翻飞、尸横壕堑的惨烈场景时,师生们被深深打动,眼眶泛红,直至剧目结束,大家依旧沉浸在剧情余韵中,久久不愿起身离场。
据介绍,这部思政剧以辽沈战役为故事主线,通过“3005次列车”“浴血配水池”“人民的苹果”“梁士英”四幕,生动讲述了辽宁工业大学和英雄城市锦州血脉相连的故事。近年来,学校持续擦亮建立在辽沈战役配水池战斗遗址上的大学鲜红育人底色,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以打造原创文化精品为目标,不断推进思政剧传承发展,丰富故事场景、情节、角色等元素,推动思政剧内容创新,通过传、帮、带完成演职人员更替,推动思政剧人员更新,融入信息技术元素营造立体化舞台,推动思政剧效果出新。
思政剧《砺器·铸丰碑》首演以来,已连续演出三年15场次,观看人数超过15000人,得到学校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与赞誉。“作为大一新生,观看完学校原创思政剧后,我深受震撼。剧中重现的配水池战斗,让我深刻感受到,我们站在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校园里,也更加明白身上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我定会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精研学业、锻造本领,把‘工业报国’的使命扛在肩上,用实际行动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红色江山。”大学生任占达说。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小米RedmiNote12TPro手机《原神》实
,Redmi今日官宣了RedmiNote12TPro手机,该机搭...
教育部等十八部门:探索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弥补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近日,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
三星2023款HW-Q800C/HW-C450/
,三星宣布了2023款新的HW-Q和HW-C系列条形音箱。三星的...
谷歌YouTube宣布6月26日终止“Stori
,谷歌YouTube宣布,YouTubeStories服务将于6...
赠磁吸充电宝:海力士SolidigmP44Pro
Solidigm去年10月推出P44ProPCIe4.0SSD,...
AqaraM2POE版网关现货开售:支持红外遥控
,据绿米官方微博宣布,AqaraM2网关产品已现货开售,该产品采...